梧桐嘉树

过激洁癖,只写甜饼

【随笔杂记】从“三国”热浅谈历史通俗化的现状及反思

【非常不成熟的一篇期末论文,时隔一年再看,做了适当修改(删掉了一些比较官方的话,更加口语)。

之所以想发出来,大概是因为它是我大学的第一篇专业相关的论文,也有一些是自己的真心话。】

写这篇的时候自己正好在三国坑里。

三国,一直是国人谈史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绝大多数人都可以轻易列举出许多当时风云人物的姓名字号。吕思勉先生在《三国史话》曾言:“我在学校教授历史多年。当学校招考新生以及近年来会考时看过的历史试卷不少。有些成绩低劣的,真‘不知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然而问及三国史事,却很少荒谬绝伦的。”①

可见,“三国”在民间流传之盛、之广,但国人所熟多数是《三国演义》中经过艺术加工的故事与文学形象,而非接近真相的史实与历史形象,这就导致了许多人物与事件在流传中歪曲误解。具体下表。

 三国起点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定义三国开始于“曹丕称帝”(公元220年),广义三国始端定位于“黄巾之乱”(公元184年)或者“董卓之变”(公元190年),到三国时代结束,近九十年乱世为何妇孺皆知,名扬海外?

“说《三国志》者,在宋已甚盛,盖当时多英雄,武勇智术,瑰伟动人,而事状无楚汉之简,又无春秋列国之繁。”②

到明清之际,《三国演义》又功不可没。《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其叙事简明流畅,通俗易懂又环环相扣令无数读者倾倒。见其第四十二回:“云纵马过桥,行二十余里,见玄德与众人憩于树下。云下马伏地而泣。玄德亦泣。云喘息而言曰:‘赵云之罪,万死犹轻!糜夫人身带重伤,不肯上马,投井而死,云只得推土墙掩之。怀抱公子,身突重围;赖主公洪福,幸而得脱。适来公子尚在怀中啼哭,此一会不见动静,多是不能保也。’遂解视之,原来阿斗正睡着未醒。云喜曰:‘幸得公子无恙。’双手递与玄德。”③而原版“赵子龙单骑救主”故事在正史《三国志》记载中不过寥寥几字:“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④如此比对,粗浅一看,《三国演义》确实比史书更加丰富精彩,而恰恰就是这点使它更加吸引人。

但“请问,这还是历史吗?当然不是,但可看,好看,让人想看。”⑤为什么好看?除了文学艺术上的高超手法外,特别的地方有三处:

一、一段复杂的乱世被改写成一段忠与奸的斗争,却符合传统国人的义理观;

二、《三国演义》大力渲染三国之间、国家内部的明争暗斗、心机权谋、矛盾冲突,而这些内容充满了刺激与激情,清代学者赵翼曾言:“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诚鼎足之势。”⑥它刺激着读者继续往下读的欲望,却又先入为主地固化读者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而这种简化人物的做法又使读书更加容易,如此循环;

三、其暗含的寓理又适用于真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甘宁杀凌操后仍被孙吴集团纳用,有人以心理学、管理学角度认为这是英雄不问来路。

  这就引起了反思:三国,真的有那么特别吗?战争、人才、阴谋、野心这是每一个乱世所共有的特征,为何有人可以细数三国风云人物到天亮,对春秋战国,五代十国一无所知?“简重果断,有雄略”⑦的“断腕皇后”述律平;“吾老矣,安能向穹庐屈膝!”⑧的后晋兵部尚书王权;“金石之心,因时艰而益壮”⑨的南唐名将林仁肇......他们的魅力又岂逊色三国?

“三国热”,确切地应该说“《三国演义》热”,数百年来关注度毫不衰减,有主要的三个原因:

首先,三国距离我们已有千年历史,许多历史真相早已模糊不清,而恰恰就是这份留白给了人足够的想象空间与穿越时间的美感;

其次,作为历史再创作,《三国演义》更符合多数人的口味,它不晦涩难懂,不佶屈聱牙,更贴近普罗大众的生活,它不是藏于崇文院、文渊阁之中平民难以接触,它使人感觉到历史原来可以如此亲近,即使其中已经有许多小说家的添油加醋;

最后是书中人物故事被后世文人赋予了自己至高的政治理想并不断被官方、民间利用:天下一统,明君清官,“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诚而不逾其度”⑩而这种理想又难以实现,所以寄希望于虚构小说,聊以自慰。

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在《逃避自由》指出:“逃避自由并不能使人们复得已失去的安全感,而仅能帮助他忘记他是独立的个体。他牺牲了他个人的自我的完整性,所得到的不过是不堪一击的安全感。”逃避了自由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的大众就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所以现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曹操仍是奸诈狡猾的白脸典型,这就是深受毛批《三国演义》与戏剧影响,把人物脸谱化的结果,以讹传讹,凭借仅有的知识制造出的集体记忆不断生根固化,难以除去。而这种集体记忆却被越来越多的人奉为圭臬,不容贬斥。比如,当你指出这条野史的可笑荒谬的时候,对方的反应是“我不听!”“我不管!”这便引起了又一个反思?史学通俗化是否只是学者的努力?是否读者也要转变思想,跟上步伐?

其实,人性本身复杂诡异,不同事可以看出不同性格,一件事从不同角度也可以得出不同观点,又岂能是一个词语就能概括的?曹操哭典韦,哭郭嘉,本身就是触景生情,追忆往昔,一股自然感情流露,又被毛宗岗父子冷嘲热讽一番;“前之哭胜似赏,后之哭胜似打。不谓奸雄眼泪,既可作钱帛用,又可作梃杖用。”(12)可以说,《三国演义》的胜败皆在于对角色的塑造,它精彩又富有表现力的文字使人物跃然纸上,令人印象深刻;而对人物过分解读这种贴标签的做法又极容易使读者定性思维,用芥川龙之介先生的说法这就是一种“暴力”(13)。

鲁迅先生亦有句名言:“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14)可是用于休闲娱乐,宣传个人理想、社会纲常的目的已达到,至于是否还原比较准确的历史,则无人关心。这大概就是如今历史通俗化的现状,一方面确实起到了对当时事件人物的宣传,提高了知名度,相应的影视、游戏产业应运而生,拉动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却令人遗憾,所宣传的,被人所熟悉的,只是经过有意加工的艺术形象,而非历史形象,最终形成于人们心中的民间形象很大程度上又复制于艺术形象(三种形象的说法由朱维铮先生提出);原始史料无人问津,集体记忆根深蒂固,恶性循环。

至于如今的历史如何通俗化,笔者认为易中天教授给出了很好的答案。他在06年百家讲坛《品三国》第一集就招来许多被激怒的观众质疑,归根结底,是易中天教授为曹操平反又去掉诸葛亮神化光环。深受小说塑造的人物影响的大众,不可避免的认为曹操是反道德的代表,而诸葛亮是道德正义的化身,所以当易中天教授的言论就触及到了一些集体记忆时,他们自然很愤怒。这同时也反映了部分国人的一种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道德观,并且用这种道德观绑架他人。

河虽有两岸,但中间是奔涌的水流;黑与白也并非完全对立,之间亦有灰色的过渡地带。

我欣赏易中天教授的讲授方式,他首先会摆出大家所熟悉的《三国演义》的故事,再用《三国志》、《魏书》等与之对比,指出演义中的纰漏歪曲,纠正谬误,提出问题引发观众思考同时表述自己的观点。留有争议的问题,他会摆出史料留与观众自己思考,这点就颇有裴松之的风格。

《品三国》固然有其不足与偏颇,在许多学者看来易中天教授讲历史时穿插流行词语甚至是一种娱乐历史的轻佻的行为,但作为一档科普的电视节目,必须考虑到受众。它的受众是广大观众,这些观众上至白发老人下至稚龄孩童,年龄跨度大,职业范围广,人生阅历也各不相同,这种轻松又不失历史严肃性的讲座方式是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知识,观众在发笑的同时也不由自主地去思考着之前对历史人物的普遍定论是否接近历史真相,而在这种思考中人的境界就默默提高了。

他的《品三国》应当被看作一部启蒙作品,这里没有“高高在上”的象牙塔学术,而是面向普通大众的启蒙。何为启蒙?康德在《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开篇就解释很清楚:“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15)换言之,启蒙就是学会独立思考。善于接纳别人的意见同时提出自己的独到观点,培养出一种洞察力思维。

曹操攻打徐州牧陶谦除了为父报仇是否有别的意图?为什么襄樊战争的时候刘备没有为关羽派出援军?夷陵之战七百里连营是刘备一时糊涂还是地形地势被迫如此?对笔者来说读史的乐趣之一就在于读书时向自己提问,之后查阅名家观点并结合自我见解以解决此疑问,或黑或白的结果并不重要,因为过程才是最可贵的。

中国千年文明流传至今,并没有像古埃及古巴比伦等掩埋在滚滚尘土之中,关键在于重视历史,在于对时间的纪念与传承,历史像一条无形的绳,穿越时间空间,把我们与千年百年前的人联系在了一起。清代名臣左宗棠就很恰当的阐述了古人与今人的“亲密”关系:“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事接物时,又细心讲古人比擬。”(16)

但纵观如今历史通俗读物却过分运用流行语言博取视听,一味追求“好看”,用口语的方式讲述完事件流程,却缺少对该事件意义或影响的反思与深究,忽略了原作藏于字里行间的初衷表意,忘记了对历史该有的敬畏与严谨,把历史归为日常娱乐的消费品。人们在一笑而过之后究竟记住了什么?是爱国英雄拒绝投降的铮铮傲骨还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宫闱秘史?

笔者认为历史工作者的任务不仅仅限制于自己对过去的事的探究,更重要的是有一种责任感,在自己的文章中纠正民间形象对历史形象的误读,并且不惧怕别人的质疑与恶意诋毁;这大概也是梁启超先生的“为国人写史”(17)的一种外现吧。

同时也更希望现在的读者观众能有更多自己的思考,须知——记载于书不等于就是真正的过去。

参考资料:                                                                                                 

①吕思勉:《三国史话·楔子》,中华书局,2014年;

②(1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元明传来之讲史》,中华书局,2014年;

③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④陈寿:《三国志·蜀书六》,中华书局,2006年;

⑤易中天:《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浙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

⑥赵翼:《廿二史劄记·卷七》,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⑦脱脱等:《辽史·卷七十一·列传第一》,中华书局,2016年;

⑧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晋纪·后晋纪二》,中华书局,2009年;

⑨董诰等:《全唐文·卷八百七十六·林仁肇浙西节度使制》,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⑩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2013年;

11、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

12、罗贯中:《三国演义(毛宗岗评本)·第五十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3、芥川龙之介:《侏儒的话》:“要使复杂的人生简单化,除了暴力之外没有别的办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5、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何兆武/译;

16、张明仁编:《古今名人读书法》,商务印书馆,2007年;

17、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方法》:“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中华书局,2009年;



评论

热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