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嘉树

过激洁癖,只写甜饼

【随笔杂记】从唐诗看寒食清明的悲与喜

【期末论文。存档用。蛮套路的。】


从唐诗看寒食清明的悲与喜


摘 要:清明节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起源早,存在时间长,但这一节日真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的是在唐朝,究其原因是政治的需要和扫墓祭祖的融入。如今的我们可以从唐诗中感受唐朝人过节时的文化习俗,和他们的欢喜和忧愁。

关键词:清明节;唐诗;艺术

  

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出现早,存在时间长,绵延至今,寄托了古今无数国人浓烈而真诚的情感,在这个扫墓追思和踏青游玩不相矛盾的特殊日子里,唐朝的文人们早在千年前就留下了或深或浅的足迹,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清明画卷,今天的人们仍能从留下的唐诗中去体悟和捕获这个暮雨纷纷时节的悲与喜。

提到清明,就不得不提寒食,就又会提起春秋那个带着悲剧色彩的传说。晋献公有子八人,其中最器重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夷吾三位。献公宠骊姬,得子奚齐;骊姬欲立自己儿子为太子,遂挑拨父子几人关系,太子申生被逼自杀,公子重耳和夷吾开始了常年的逃亡生活。这段颠沛流离的日子里公子重耳不断吸纳各国人才贤士,十九年后他重返晋国做了君主,论功行赏时,却唯独忘了割肉为主的介之推;有人为介之推抱不平,重耳就立刻去山中找他,有臣子提议以火逼之出山,但一场大火后只见介之推与其母被烧死在一颗柳树下。重耳为纪念介之推的高风亮节,规定每年放火烧山那天民间禁火吃寒食,还将此山改名为“介山”。  

这个固然是后世附会之说,但相之于远古先民对火的原始崇拜的那种遥远思想,显然这个传说更加伦理化、具体化、大众化。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唐代之前,寒食多限于山西地区,属于地方性节日;唐朝之后其影响范围扩大至全国,朝廷也将此节正式纳入节日系统。至于原因,除了李唐政权发迹于晋的政治宣传需要,还有另一大重要原因:从汉代开始普遍流行的上坟扫墓在唐朝官方认可的前提下融入了寒食节,成为固定的节日习俗;“古人习惯于寒食清明前后扫墓拜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些日子阳气虽盛,却不到伤阴的程度;阴气趋衰,偶或接之,亦不为大碍。”①不过更需要指出的是,在唐代寒食节的重视还是甚过清明,所以我们读到的唐诗的题目多注明寒食,但已经很少有人会刻意区分,两节其实经常混过。

扫墓祭祖、纪念先人的传统率先为这个节日奠定了清冷哀愁的色调。从王昌龄的“西见之推庙,空为人所怜。”(《寒食即事》)②到卢象的“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寒食》)②,再到郭郧的“介子终知禄不及,王孙谁肯一相怜。”(《寒食寄李补阙》)②诗人们或重访古迹缅怀先贤,或怀才不遇借事抒情,但情感总是深沉凝重的。再看今人祭今人,王建在《寒食行》中云:“牧儿驱牛下冢头。”②,这是个极妙的细节描写,牧童牧牛必是寻找人少草多之地,此冢适合放牛,就侧面暗示是很久都没有人来祭拜洒扫的孤坟了。“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寒食野望吟》)②白居易笔下的寒食野望之景也是一派萧瑟荒凉,逝者已去,只有活人独自伤心。

追忆死者只是一方面,思念远方友人也是寒食清明诗的一大主题。王表于清明日登城远眺,但见“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日出万家烟。”如此美景,友人却不在身边无法共赏,不免心生惆怅:“兴来促席唯同舍,醉后狂歌尽少年。”(《清明日登城春望寄大夫使君》)②韦应物在《寒食寄京师诸弟》中直书思念之情:“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②而白居易是把相思描绘得更加缠绵悱恻:“寒食非长非短夜,春风不热不寒天。可怜时节堪相忆,何况无灯各早眠。”(《寒食夜有怀》)②早些睡觉,早些梦到,这样细腻的描写最是打动人心。思人亦思乡,宋之问流离南方时有诗:“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寒食江州满塘驿》)②、“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途中寒食》)②,芳草萋萋,柳枝新新,思青皆是思亲。

比起思念远人,或许眼前的困苦更是让人忧愁。孟云卿有首著名的《寒食》:“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②诗人本是关西人,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曾流寓荆州一带,穷困潦倒的他天天过着断火的日子;无独有偶,张友正的“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寒食日献郡守》)②也不像其他人一样是为了过节才特意禁火。李宗嗣的想象更加新奇,“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燃。”(《寒食诗》)②寒食无火,客心怎燃?终究是一片冷清死寂罢了。诗圣杜甫在清明之时的心也是寒凉的:“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清明二首》)②在生命的最后一两年满腔幽愤化作句句泣血,洞庭风光好,舟中人已老。困苦不仅是流离失所的贫穷,也有离京被贬的无奈。“广武城边逢暮春,汶阳归客泪沾巾。”(《寒食汜上作》)②此时王维从贬所任州归长安,沿途落花寂寂,杨柳青青,尽是触目伤情。仕途不顺,一生坎坷的刘长卿在寒食节也是感叹:“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清明后登城眺望》)②

家国情怀是文人笔下的永恒主题;晚唐之时政局动荡、社会凋敝,诗人韦庄回忆曾经长安清明的盛世繁华,又想到如今大唐的分崩离析,全是叹息与哀伤:“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长安清明》)②又或许,在韦庄之前我们就可窥视大厦将倾一角,张继登苏州城门阊门,却只看到大片抛荒的土地,本该是炊烟袅袅的村庄也不见人烟:“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阊门即事》)② 

“珍惜生命、享受人生存在于我们民族集体意识的深处。唐朝本来就是一个崇尚自由、打破常规的时代,人的地位的提高冲淡了对鬼神的敬畏......人们在节日里不再是束缚自己,而是放松身心投入到大自然里,投入到欢乐中。”③薛能先勾勒一张安静恬淡的月下美人图:“美人寒食事春风,折尽青青赏尽红。 夜半无灯还有睡,秋千悬在月明中。”(《寒食日题》)②其弟子卢延让则是一曲轻快的调子:“谁家络络游春盛,担入花间轧轧声。 鞍马和花总是尘,歌声处处有佳人。”(《樊川寒食二首》)②元稹更是直接:“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寒食日》)②柳中庸于《寒食戏赠》写道:“杏花香麦粥,柳絮伴秋千。酒是芳菲节,人当桃李年。”②王维又有诗:“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②(《寒食城东即事》)清明时节,花红柳绿,蝶舞莺飞,满眼尽是生机。“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万物从萌芽进入生长期,天地之间一片清明。”④这样一个充满活力、欣欣向荣的日子,又怎可辜负?踏青郊游、插柳戴柳、斗草斗蛋,秋千蹴鞠,北吃枣饼麦糕,南吃青团糖藕,更浪漫的还有食桃花粥。唐人想象丰富热情奔放,诗人们的心思比平常人更加灵敏,他们在梨花渐开、枝吐新芽中攫取稍纵即逝的灵感,一支妙笔,把它们从自然嫁接到纸上,抒发着佳节的喜悦和宁静。

从自然回到朝廷,对于臣子来说,寒食赐火属于无上荣光。《辇下岁时记》记载:“小儿于殿前钻火,先得火者进上赐绢三疋,金椀一口。”⑤钻木燃起的火赐近臣,用木亦有讲究,多用榆柳。韩翃有名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②有后世人解读认为这是讽刺权贵之作,倒显得牵强附会了。因为每年清明朝廷都如此,沿袭至宋,并非特例。

无论是“但看垄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王建《寒食行》)②的凄苦悲凉还是“酒绿河桥春,漏闲宫殿午。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李正封《洛阳清明日雨雾》)②的悠闲喜乐,真情实意穿越千年早就融入了我们的民族情感中。一年四季,节日缤纷,虽寒食节在后世逐渐融合进清明节,但情感不变;传统节日传承至今,我们更要去感恩、去珍惜,去享受,那是古人的智慧和属于中国人的时间。




参考文献:

①④刘晓峰:《中国民俗文化丛书·清明节》,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

②曹寅等编纂:《全唐诗》,中华书局,1992年

③何海华:《论唐代寒食清明诗》,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⑤唐·佚名:《辇下岁时记一卷》,說郛本


评论

热度(5)